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南头污水处理厂 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添加时间:2025-04-09

随着南头镇的快速发展及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镇内污水量逐渐增大,为完善南头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区域排水系统,改善南头镇水体生态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量的处理要求,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拟开展南头镇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现将项目内容公示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

(二)项目性质:扩建

(三)建设单位: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四)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16556.24万元

南头污水处理厂 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五)建设地点: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厂厂区内

工程项目位置示意图

(六)项目工期:本项目预计2025年12月竣工

(七)建设内容:新建构筑物主要包括:预处理(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二级生物处理(生物池、二沉池、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池)、三级深度处理(中间提升泵池及混合反应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紫外消毒渠)、污泥浓缩池、污泥料仓、除臭设备等;新建建筑物主要包括:鼓风机房、出水仪表间及滤池附属用房;同时对现状提升泵站、加药间、脱水机房、变配电间进行改造;配套厂区管线、道路、绿化工程等。本项目扩建污水处理规模2万吨/天,建成后南头镇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7.5万吨/天。

二、征求意见内容和范围

南头污水处理厂 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现将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或建议,主要包括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对项目建设的态度等方面的意见。

征求意见对象为可能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公众。

三、公众参与主要方式

公示期间,公众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项目评估主体和评估单位反映,发表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您的参与,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四、公示时间

本公示有效期为自公告之日起30天内。

单县污水厂 加快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单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8月8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

《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

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

其中青州市、宁阳县、莒县、莒南县

无棣县、单县、鄄城县列为

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其中菏泽两个县

具体内容如下:

单县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

单县地处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区域,辖18个乡镇、4个街办,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浮龙湖旅游度假区,502个行政村,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总人口127万人,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长寿之乡。近年来,单县围绕打造辐射中原地区宜居宜商生态园林城市,积极探索“一城两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03%,县城面积达62平方公里,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8个,20余万农民过上社区化生活,复垦土地1.3万亩,累计腾出土地指标近万亩,被评为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示范县。

一、试点目标

单县污水厂 加快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单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围绕实施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步伐,分阶段分步骤,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到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54%,12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城和小城镇落户,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50个左右,发挥在四省交界区域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二、试点任务

(一)新型城镇化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探索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机制,从资金、人才、金融、产业、设施等方面构建城市支农新机制。加快城乡产业体系对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建成3-5处田园综合体,打造60个电子商务专业村、10个电子商务专业镇,建成旅游专业村30个、旅游强乡镇7个,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示范县作用,2020年建成5000人以上新型农村社区18个、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实施农村“七改”工程,2020年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0%,“户户通”基本完成。

(二)深化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2018年所有村居基本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权量化和股权设置,2019年所有村居建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2020年,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居达到50%。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县乡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激励约束机制,对超出规定标准的宅基地实行阶梯收费。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交易流转制度,对于把规定标准内宅基地交给村集体管理的,可在县城、乡镇驻地或中心社区优惠购买商品房。

(三)产城融合塑造城乡发展新动能。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为抓手,加快产城一体、共同发展。推进长寿食品小镇等“三镇九园”建设,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大健康、现代高效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突破700亿元。提升城镇承载能力,统筹配套供水、燃气、热力、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加大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山东省科学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作用,建立创新基金,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各类高端人才10人以上。大力推动返乡创业,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回归,探索创建“返乡创业银行”,到2020年全县新增返乡创业就业人员3万人。

(四)加快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打造单县古城、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和浮龙湖旅游度假区,2020年基本消除城区成方连片棚户区。积极实施扩权强镇改革,依法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标准体系,实施城乡来去自由的户籍政策,建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全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每年落户城镇4.5万人。加快德上高速、518国道、第三污水处理厂、地下综合廊、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智慧城市等重大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电力、燃气、热力、雨污分流管网配套,规划建设单县通用机场、菏徐高铁、菏徐铁路、合菏高铁、东渔河航道,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五)推进生产生态生活环境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路长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到2020年PM2.5浓度降至5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林业绿色革命,推进城镇绿化、农田林网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提升生态涵养建设水平,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20年建成高品质低碳智能住宅小区700万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住建、发改、国土、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二)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综合试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分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实部门责任。县直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完善相关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

(三)健全推进机制。定期总结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和纠错机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对试点工作定期开展咨询论证和跟踪评估。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切实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四)强化资金支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整合各类资金及项目,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拓宽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为综合试点提供全方位支持。

鄄城县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工作方案要点

单县污水厂 加快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单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人口92万,孙膑旅游城是国家AAAA级景区。近年来,鄄城县紧紧围绕“两轴三片、一城五镇多点”的城镇规划体系和“中心城-小城镇-美丽乡村”三级城乡居民点规划体系,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县建成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累计实施房地产开发面积576万平方米,县城绿化面积达到1060万平方米。

一、试点目标

重点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产城融合、乡村振兴、投融资、土地管理等主攻方向,构建形成人口布局优化、产业支撑有力、城乡融合互动、改革红利释放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到2020年,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显著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建成3个产城融合示范区,累计实现5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城区规模达35平方公里、26万人。

二、试点任务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市级专业村达到200个、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0家,建设1条黄河风情带、2个田园综合体、2万亩优质杂粮基地;打造1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3个乡村旅游园区;成功创建全省电商示范县、形成10个电商镇、50个电商村;实现农村文体广场自然村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达到100%,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12.2公里、大部分村庄实现户户通、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阎什、富春、大埝3个“两新”试点乡镇,基本建成配套齐全、生态宜居、人口聚集的新型小城镇。

(二)搞好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我县是全市唯一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县,通过试点,可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全面盘活农村资产,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带资进城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2018年,盘活低效用地2000亩,土地利用粗放势头得到遏制;2019年,盘活低效用地3000亩,城镇化的土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盘活低效用地5000亩,基本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城镇化发展空间全面拓展。

(三)创新城市更新新方式,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畅通城镇落户渠道,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到2020年转移农村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紧紧围绕将县城区打造成“菏泽都市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加大城市投入力度。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原则,到2020年,建成历山公园二期、金山公园、濮水公园,新增绿化16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规划建设鄄郓高速公路、G240保台线绕城段、舜耕路南延至菏泽市区人民路、董口和旧城两座黄河大桥及其连接线等重大基础设施;改造城区道路50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15条、铺设雨污管网245公里,实施路口渠化、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到2020年城区基本消除成方连片棚户区。

(四)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导向,立足打造“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实现产城融合。三年完成园区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每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发艺品、户外休闲用品和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到2020年底,产业集聚率达到88.5%,工业总产值达到1192亿元,三年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加快实施中药健康小镇、孙膑兵法小镇、雷泽湖休闲小镇和风电产业园、瑞鹰医药化工产业园、户外休闲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等建设。每年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2人。大力推进金融支持工业强县“131”工程,实现信贷总量增长1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就业,全县每年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国土、住建、农业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

(二)细化责任分工。以项目化管理机制保障试点方案落实,由试点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将试点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制定分项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试点考核。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支持试点工作力度,确保用地供给指标,做好智力支持,加强人才储备,积极利用外脑,对鄄城试点工作进行研究指导。

(四)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创新PPP模式,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等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